大唐中和元年(881年),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攻陷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。在这混乱的时刻,大唐帝国统治者唐僖宗李儇匆匆逃至巴蜀,留下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和内宫嫔妃成为黄巢的俘虏。黄巢义军进入长安后,城市的繁华景象迅速变成了一片破败,军纪更是崩溃不堪,形成了一幕“内库烧为锦绣灰,天街踏尽公卿骨”的惨状。
唐僖宗李儇逃往巴蜀时,只有8000人的忠武军护卫。黄巢紧追不舍,使得李儇的逃亡之路异常艰难。幸运的是,宦官将领、忠武军监军杨复光忠心耿耿,率领着这支大唐最后的御林军,多次击退黄巢的追兵,最终安全护送李儇抵达成都,脱离了危险之境。李儇在成都安顿下来后,发出诏令,各地藩镇自行募兵平定黄巢义军。同时,由于忠武军在护送途中的英勇表现,李儇决定扩编忠武军,规模庞大,分为八都,任命鹿晏弘、晋晖、王建、韩建、张造、李师泰、庞从等八人为都头,组成忠武八都,仍由杨复光负责统领。
中和三年(883年),杨复光病逝,鹿晏弘接任忠武八都的新统帅。此时,黄巢势力已经大不如前,李儇便命令鹿晏弘率军反攻长安。然而,鹿晏弘并不热衷于此,他在经过兴元(今陕西汉中)时,甚至驱逐了山南西道节度使牛丛,并自封为留后,显示出一种军阀的风范。尽管如此,李儇还是为了拉拢鹿晏弘,追授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,并加封晋晖、王建、韩建、张造、李师泰、庞从等人为刺史。
展开剩余60%不久之后,鹿晏弘率领忠武八都主力东进中原,参与中原的争霸。与此同时,王建联络晋晖、韩建、张造、李师泰四人返回蜀中,护送唐僖宗李儇。李儇对王建等人的到来深感欣慰,特授予五人卫将军之位,并将其领导的部队改编为“随驾五都”,由十军观军容使田令孜负责指挥。
李儇回到长安后,王建却留在成都,以忠武八都的核心力量为基础,趁着巴蜀无主之际,开始了他在蜀中的建功立业。经过多年的战斗,王建最终夺取了西川,朝廷追授他为西川节度使。接着,王建又击败了黔南节度使王建肇、东川节度使顾彦晖、武定节度使拓拔思敬,统治了两川和三峡,全面控制了巴蜀之地。为了笼络王建,唐廷最终册封他为蜀王,使他能够合法地统治巴蜀之地。
天复七年(907年),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唐称帝,建立后梁王朝。按照唐廷的旧例,朱温也册封了王建为蜀王,剑南两川节度使依旧由他统领。然而,王建对朱温的和解之举不屑一顾,驱逐了朱温派来的使者,自封为帝,建立了“前蜀”政权,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时期血腥和残酷的序幕。王建之所以能够在蜀中称霸,建立前蜀政权,主要得益于他继承并发扬忠武八都的精神,尤其是随驾五都,这成为他统治巴蜀的坚实军事支柱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